貨品資料
人類乳頭瘤病毒 ( Human Papillomavirus ,HPV )
是一種DNA病毒,屬於乳頭瘤病毒科乳頭瘤病毒屬。該類病毒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,目前約有170種類型的HPV被判別出來,有些時候HPV入侵人體後會引起疣甚至癌症,但大多數時候則沒有任何臨床症狀。
高風險與低風險病毒類型
何謂高風險的人類乳頭瘤病毒?何謂低風險病毒類型呢?有些人類乳頭瘤病毒被列為「高風險病毒類型」,因其可以引致子宮頸癌。其他被稱為「低風險病毒類型」的人類乳頭瘤病毒,可引致性病―疣。
研究顯示,大約七成半有性行為的人士在一生中都會受到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,大部分受感染的患者並沒有任何病徵,感染亦通常會自然消退。婦女若持續感染高風險人類乳頭瘤病毒,便可引致子宮頸癌。
怎樣可預防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?
有性行為的婦女就有可能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。使用避孕套能減低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的機會。然而,性交時,人類乳頭瘤病毒能感染避孕套沒有遮蓋的地方,故此避孕套並不能百份百預防婦女受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感染。此外,與性伴侶保持專一的性關係,減少性伴侶的數目,也能減低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的機會。
何謂子宮頸癌疫苗?
子宮頸癌疫苗能預防兩種高風險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感染—HPV16型和HPV18型;疫苗效率可預防約七成的子宮頸癌。不過,疫苗並不能治療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感染。
哪些婦女適合接種此疫苗?
子宮頸癌疫苗對從未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的女性最為有效,故此,從未有性行為的女性最適合接種此疫苗。由於沒有足夠數據證明此疫苗能在懷孕期間使用,故懷孕婦女不適合接種此疫苗。
子宮頸癌疫苗需要接種多少次?
婦女須在六個月內一連接種兩、三次。現時,並不建議將不同品牌的子宮頸癌疫苗混合使用。
子宮頸癌疫苗是有效和安全嗎?
現有的研究顯示,疫苗是安全及有效的,而其效力最少可以維持五年,至於是否需要注射加強劑則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。普遍的副作用為接種位置紅、腫或痛。
已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婦女,仍需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嗎?
已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婦女,仍必須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。因為疫苗並不能預防其他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,而子宮頸細胞檢驗能有效地發現癌症前期病變,經治療後可預防子宮頸癌,所以疫苗並不能取代子宮頸細胞檢驗。
! 對子宮頸癌的誤解 !
誤解 1 : 子宮頸癌祗是由性行為時HPV病毒導致的
除了經性伴侶染到HPV, 也有因非性行為導致子宮頸癌的成因如吸煙、經期不注意衛生、 免疫係統脆弱、長期口服避孕藥、年紀愈大,發病風險愈高等。而健康的妳或沒有性生活的妳,是否擔保妳沒有被子宮頸癌的成因感染?
誤解 2 : 子宮頸癌是一次性的感染導致的
子宮頸癌不是在短時間形成,而是持續大約十年被HPV或其他成因感染,才會 演變成癌症。就是說,子宮頸初出現異常細胞,身體能有抵抗力把病毒消滅,但持續的感染,令身體不能自癒下,子宮頸會有三個階段的病變,最後演變成癌症。因此,每年做柏氏抹片檢查是有必要的及早發現癌前病變,從而盡快醫治。
誤解 3 : 香港和中國政府為何仍未支助市民注射子宮頸癌疫苗
子宮頸癌疫苗是唯一一隻能預防癌症的疫苗,2014年全球有63個國家提供全民免費注射,有58個國家使用4合1的加衛苗,隻有5個國家使用2合1卉妍康。政府研究過醫治子宮頸癌的醫療費用大大高於注射疫苗費用,紛紛提供免費注射。而香港政府卻後知後覺,2014年才推出中小學生可以以優惠價$2000/3針注射疫苗。
中國為了保護自己藥廠利益,一直不讓這外國疫苗進入中國市場,但最終的疫苗檢驗結果是不合格。令有經濟能力的內地人士需長途跋涉來香港注射。內地的子宮頸癌病發率在城市地區減少很多,反之,香港人仍有很多婦女不麵對這癌症而拒絕注射,也阻止子女注射,令子宮頸癌位於十大女性癌症排行榜內。
澳洲某一城市在2007-2010做了一個統計,比較全民注射子宮頸癌疫苗注射前及後的子宮頸癌病發率跌了50%。
誤解 4 : 英國有女孩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死亡事件
當然會擔心注射後的副作用,一般而言,子宮頸癌疫苗是安全的。常見的副作用與其他疫苗相似,包括射位置紅腫和疼痛、發燒和頭痛有家長阻止子女注射的原因是害怕副作用,又拿英國女孩死亡事件來支持自己的堅持,但醫學研究沒有証實她的死亡是與疫苗有關。身為父母的你,若是愛護子女,應在子女未有性行為前注射疫苗,能有十足的預防一種十大癌症之一的子宮頸癌!